單位簡介
ABOUT YIZHONG
資訊詳情
《辦公樓變遷記》——“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”征文比賽獲獎作品
- 分類:員工風采
- 作者:吳慶鋒
- 來源:
- 時間:2021-06-02
- 訪問量:99
[Description]最近幾天真是熱鬧非凡,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節目編排如火如荼,又恰逢幾位同事喬遷新居,入住我隊新建的畔山麗景職工住宅小區。該小區依山而建,登高望遠,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,城區美景盡收眼底??粗[次櫛比的高樓、花園式的園區,讓我不禁想起入隊時的情景……
2009年入隊,當時還沒有手機導航,尋著地址沿著狹窄的羅河路看見一個鐵柵欄的大門,門口掛著“湖北省宜昌地質勘探大隊”的牌子。走進大門,印入眼簾的是一棟略顯斑駁的4層樓房,在鬧市中偏居一隅,幾棵梧桐樹矗立樓前,枝繁葉茂,平添了幾分生機,院子前是個水泥地面的籃球場。
這個樓之前是地質職工子弟中小學校的教學樓。早期的地質隊就是個小社會,醫院、學校、商店、電影隊、無線電室都有,后因經濟體制改革,學校師生并入到地方,于是將教室進行了隔斷,變成了地質隊的辦公大樓。辦公室空間狹小,辦公桌、文件柜占居大部分空間,客人來訪,坐的地方都沒有。
與老一輩的地質工作者閑聊中得知,比起之前住的“干打壘”、紅磚房,現在的辦公、住房條件好多了,他們向我講述了地質工作曾經的光輝與榮耀,而后又步入低谷,如今迎著春風再次崛起……老一輩的地質工作者饒有興致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,新中國成立之后,百廢待興,地質工作肩負著為國家找礦的使命成為工業發展的先行者。大批優秀的兒女投身到地質找礦中,全國地質工作一片火熱,他們背著羅盤,地質錘,放大鏡“三件寶”在深山老林里穿梭,野外住宿都是“隨遇而安”,天黑前找個農戶家住下,特殊時期牛棚也能遮風擋雨。項目部住的都是“干打壘”,冬暖夏涼。建制上經歷了數次的分分合合,大隊部也是幾經搬遷。在一次去農場的路上,終于見著了早期的一個隊部,有著歷史感的紅磚房掩映在山坡上,周圍綠樹環繞,藤蔓環抱,樓前雜草叢生,房門緊鎖,門窗銹蝕,基本廢棄了。
后來,隨著《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》出臺,地質工作再次迎來了春天。2011年地處夷陵區鬧市中心22層的辦公大樓拔地而起,成為當地新的地標,站在樓頂,城市的繁華喧囂盡收眼底,一覽無余。按照“高起點,管長遠”的指導思想,新辦公大樓美觀、大氣,凸現地質特色,內部寬敞明亮,設施先進。同時健身房、乒乓球室、圖書室一應俱全,為廣大職工提供了健身學習場所,極大豐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。工作之余,三五成群聚在一起,即鍛煉了身體,也汲取了精神食糧。
辦公條件得到極大改善,花園小區建設也是令當地人羨慕不已。地質花苑位于夷陵區黃金地段,交通便利,地理位置優越。前后8年共建有16棟568戶,小區內綠樹成蔭,鳥語花香,公共設施齊全,配套有活動中心,塑膠籃球場,健身器械,小區多次被評選為“平安小區”、“文明小區”。毗鄰的26層樓的金地廣場,矗立在十字路口,猶如一張閃亮的名片。近年又興建了畔山麗景小區,亭臺樓閣,花香滿園。多個小區的興建,使職工的住房問題得到全部解決。
辦公場所從“干打壘”到紅磚房,從改造學校教室到中心城區現代化辦公大樓,歷經數次的變遷。住房也從當年的租房結婚到全部入住地質花苑、金地廣場和畔山麗景花園式基地,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一次次的滄海巨變和華麗的轉身,展現了地質人光輝的歷程,同時也代表了這個時代的變遷。我們的祖國從落后貧窮走向繁榮昌盛,即將實現偉大復興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地質人不畏困苦、團結拼搏,為追尋地質夢而不懈努力。在建黨100周年之際,我們將繼續發揚地質人“三光榮”、“四特別”精神,踐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,勇往直前,為地質夢、中國夢,奮斗不息。
《辦公樓變遷記》——“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”征文比賽獲獎作品
[Description]最近幾天真是熱鬧非凡,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節目編排如火如荼,又恰逢幾位同事喬遷新居,入住我隊新建的畔山麗景職工住宅小區。該小區依山而建,登高望遠,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,城區美景盡收眼底??粗[次櫛比的高樓、花園式的園區,讓我不禁想起入隊時的情景……
2009年入隊,當時還沒有手機導航,尋著地址沿著狹窄的羅河路看見一個鐵柵欄的大門,門口掛著“湖北省宜昌地質勘探大隊”的牌子。走進大門,印入眼簾的是一棟略顯斑駁的4層樓房,在鬧市中偏居一隅,幾棵梧桐樹矗立樓前,枝繁葉茂,平添了幾分生機,院子前是個水泥地面的籃球場。
這個樓之前是地質職工子弟中小學校的教學樓。早期的地質隊就是個小社會,醫院、學校、商店、電影隊、無線電室都有,后因經濟體制改革,學校師生并入到地方,于是將教室進行了隔斷,變成了地質隊的辦公大樓。辦公室空間狹小,辦公桌、文件柜占居大部分空間,客人來訪,坐的地方都沒有。
與老一輩的地質工作者閑聊中得知,比起之前住的“干打壘”、紅磚房,現在的辦公、住房條件好多了,他們向我講述了地質工作曾經的光輝與榮耀,而后又步入低谷,如今迎著春風再次崛起……老一輩的地質工作者饒有興致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,新中國成立之后,百廢待興,地質工作肩負著為國家找礦的使命成為工業發展的先行者。大批優秀的兒女投身到地質找礦中,全國地質工作一片火熱,他們背著羅盤,地質錘,放大鏡“三件寶”在深山老林里穿梭,野外住宿都是“隨遇而安”,天黑前找個農戶家住下,特殊時期牛棚也能遮風擋雨。項目部住的都是“干打壘”,冬暖夏涼。建制上經歷了數次的分分合合,大隊部也是幾經搬遷。在一次去農場的路上,終于見著了早期的一個隊部,有著歷史感的紅磚房掩映在山坡上,周圍綠樹環繞,藤蔓環抱,樓前雜草叢生,房門緊鎖,門窗銹蝕,基本廢棄了。
后來,隨著《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》出臺,地質工作再次迎來了春天。2011年地處夷陵區鬧市中心22層的辦公大樓拔地而起,成為當地新的地標,站在樓頂,城市的繁華喧囂盡收眼底,一覽無余。按照“高起點,管長遠”的指導思想,新辦公大樓美觀、大氣,凸現地質特色,內部寬敞明亮,設施先進。同時健身房、乒乓球室、圖書室一應俱全,為廣大職工提供了健身學習場所,極大豐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。工作之余,三五成群聚在一起,即鍛煉了身體,也汲取了精神食糧。
辦公條件得到極大改善,花園小區建設也是令當地人羨慕不已。地質花苑位于夷陵區黃金地段,交通便利,地理位置優越。前后8年共建有16棟568戶,小區內綠樹成蔭,鳥語花香,公共設施齊全,配套有活動中心,塑膠籃球場,健身器械,小區多次被評選為“平安小區”、“文明小區”。毗鄰的26層樓的金地廣場,矗立在十字路口,猶如一張閃亮的名片。近年又興建了畔山麗景小區,亭臺樓閣,花香滿園。多個小區的興建,使職工的住房問題得到全部解決。
辦公場所從“干打壘”到紅磚房,從改造學校教室到中心城區現代化辦公大樓,歷經數次的變遷。住房也從當年的租房結婚到全部入住地質花苑、金地廣場和畔山麗景花園式基地,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一次次的滄海巨變和華麗的轉身,展現了地質人光輝的歷程,同時也代表了這個時代的變遷。我們的祖國從落后貧窮走向繁榮昌盛,即將實現偉大復興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地質人不畏困苦、團結拼搏,為追尋地質夢而不懈努力。在建黨100周年之際,我們將繼續發揚地質人“三光榮”、“四特別”精神,踐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,勇往直前,為地質夢、中國夢,奮斗不息。
- 分類:員工風采
- 作者:吳慶鋒
- 來源:
- 時間:2021-06-02
- 訪問量:99
最近幾天真是熱鬧非凡,慶祝建黨100周年的節目編排如火如荼,又恰逢幾位同事喬遷新居,入住我隊新建的畔山麗景職工住宅小區。該小區依山而建,登高望遠,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,城區美景盡收眼底??粗[次櫛比的高樓、花園式的園區,讓我不禁想起入隊時的情景……
2009年入隊,當時還沒有手機導航,尋著地址沿著狹窄的羅河路看見一個鐵柵欄的大門,門口掛著“湖北省宜昌地質勘探大隊”的牌子。走進大門,印入眼簾的是一棟略顯斑駁的4層樓房,在鬧市中偏居一隅,幾棵梧桐樹矗立樓前,枝繁葉茂,平添了幾分生機,院子前是個水泥地面的籃球場。
這個樓之前是地質職工子弟中小學校的教學樓。早期的地質隊就是個小社會,醫院、學校、商店、電影隊、無線電室都有,后因經濟體制改革,學校師生并入到地方,于是將教室進行了隔斷,變成了地質隊的辦公大樓。辦公室空間狹小,辦公桌、文件柜占居大部分空間,客人來訪,坐的地方都沒有。
與老一輩的地質工作者閑聊中得知,比起之前住的“干打壘”、紅磚房,現在的辦公、住房條件好多了,他們向我講述了地質工作曾經的光輝與榮耀,而后又步入低谷,如今迎著春風再次崛起……老一輩的地質工作者饒有興致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,新中國成立之后,百廢待興,地質工作肩負著為國家找礦的使命成為工業發展的先行者。大批優秀的兒女投身到地質找礦中,全國地質工作一片火熱,他們背著羅盤,地質錘,放大鏡“三件寶”在深山老林里穿梭,野外住宿都是“隨遇而安”,天黑前找個農戶家住下,特殊時期牛棚也能遮風擋雨。項目部住的都是“干打壘”,冬暖夏涼。建制上經歷了數次的分分合合,大隊部也是幾經搬遷。在一次去農場的路上,終于見著了早期的一個隊部,有著歷史感的紅磚房掩映在山坡上,周圍綠樹環繞,藤蔓環抱,樓前雜草叢生,房門緊鎖,門窗銹蝕,基本廢棄了。
后來,隨著《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》出臺,地質工作再次迎來了春天。2011年地處夷陵區鬧市中心22層的辦公大樓拔地而起,成為當地新的地標,站在樓頂,城市的繁華喧囂盡收眼底,一覽無余。按照“高起點,管長遠”的指導思想,新辦公大樓美觀、大氣,凸現地質特色,內部寬敞明亮,設施先進。同時健身房、乒乓球室、圖書室一應俱全,為廣大職工提供了健身學習場所,極大豐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。工作之余,三五成群聚在一起,即鍛煉了身體,也汲取了精神食糧。
辦公條件得到極大改善,花園小區建設也是令當地人羨慕不已。地質花苑位于夷陵區黃金地段,交通便利,地理位置優越。前后8年共建有16棟568戶,小區內綠樹成蔭,鳥語花香,公共設施齊全,配套有活動中心,塑膠籃球場,健身器械,小區多次被評選為“平安小區”、“文明小區”。毗鄰的26層樓的金地廣場,矗立在十字路口,猶如一張閃亮的名片。近年又興建了畔山麗景小區,亭臺樓閣,花香滿園。多個小區的興建,使職工的住房問題得到全部解決。
辦公場所從“干打壘”到紅磚房,從改造學校教室到中心城區現代化辦公大樓,歷經數次的變遷。住房也從當年的租房結婚到全部入住地質花苑、金地廣場和畔山麗景花園式基地,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一次次的滄海巨變和華麗的轉身,展現了地質人光輝的歷程,同時也代表了這個時代的變遷。我們的祖國從落后貧窮走向繁榮昌盛,即將實現偉大復興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地質人不畏困苦、團結拼搏,為追尋地質夢而不懈努力。在建黨100周年之際,我們將繼續發揚地質人“三光榮”、“四特別”精神,踐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,勇往直前,為地質夢、中國夢,奮斗不息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主辦單位:湖北省鄂西地質測繪隊有限公司 http://www.locallygrowndc.com 鄂ICP備18007738號-2
聯系方式:0717-7853119 | 聯系地址:中國 湖北 宜昌市夷陵區湖光路4號 | 郵編:443100
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宜昌